“摄影艺术糟糕的局限性——只能记录此时此地的人和事,迫使它要发明一种新的诗意方式来表现过去和未来。那是一种暗示性的表达方式,常用的手法是省略和缺席。”——约翰·萨考斯基(美)
2017年10月12日,山西晋城,一处冒着黑烟的工厂。由于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不少化工、钢铁企业来此投资设厂,这一方面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同时也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
煤炭因其悠久的开采历史和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被人们誉为“黑色金子”“工业的粮食”。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煤炭也充当着绝对主角。
2016年前后,受市场冲击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全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开始对其进行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就业与职工安置问题也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企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改革势在必行,阵痛在所难免。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围绕煤炭工作和生活的矿区百姓。
2017年10月11日,山西晋城,关停后的古书院煤矿,远处是逐渐建起来的居民楼。矿井关闭后,古书院煤矿也开始恢复周边的古籍改造工程。古书院因“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两兄弟在此讲学而闻名。
我自幼在山西长大,周围有不少同学、朋友、亲戚都围绕着煤炭过活。而作为全国煤炭的重要产区,这里也产生了不少与矿工、煤老板有关的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俨然成了“说书唱戏劝人方”的江湖传说。也是这些传说,让世人对于来自山西矿区的百姓总存在一些偏见——无论贫富贵贱。
2017年10月9日,山西阳城一处已经废弃的煤场,周边一些裸露的地表已经被绿色的编织网覆盖。
然而,山西矿区里的百姓生活并非外界所传说的那样。在资本和利益的裹挟之下,更多人所面对的仍是一日三餐、生老病死的眼前生计。
转岗,分流,创业,外出……面对一轮轮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改革,他们不仅要一边适应着,还要在改革的路上探索和改变着。